太空小姐/淚喊好想回家…《拆彈少年》下秒遭炸死引鼻酸

文/太空小姐

1945年5月德國納粹黨領袖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發起的二戰總算落幕,戰後各國忙著收拾殘局,但戰後心理創傷卻沒那麼容易平復。電影《拆彈少年》就改編自真人真事,一批平均年齡15歲的德國青少年成為戰俘,被送到丹麥海灘上拆除地雷,無辜的他們背負國仇家恨,被仇恨蒙蔽的人卻忘了他們只是群孩子。

▲▼孩子臉上的天真笑容消失,只剩下恐懼跟不安。(圖/傳影互動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丹麥不是你們的朋友,你們只需要服從一個命令,清除『你們德國人』埋在丹麥西岸的地雷。」這群青少年被載到偏遠的海灘上,展開為期3個月,4萬5000枚地雷的拆除工作,期間內他們不能吃、不能喝,甚至可能隨時被炸到屍骨無存,也沒人在乎。

歷史、國家成為了原罪,決定他們的命運,只因為我是「德國人」我的生命就比其他人卑微、不值得一提,甚至被霸凌、處以極刑都是「活該」。電影將龐大的戰爭議題,縮小微觀到一個海灘上,藉著10位少年跟1位丹麥士官長的命運,省思了並不是「人人生而平等」。

▲青少年們沒得吃、沒得喝,就算被炸死也要賣命工作。(圖/傳影互動提供)

《拆彈少年》沒有過多花俏的拍攝手法,平鋪直敘甚至沒有太多背景音樂,真實的宛如在看紀錄片。在你才剛要一一認識、熟悉這10位少年時,他們就又馬上一一被炸死,觀眾流著淚驚覺生命怎會如此輕易就消逝?但也只能打起精神跟著他們一起趴地、挖沙、拆除下一個未爆彈,如果手上這一個幸運沒爆炸,我就能再多活一秒,能更加堅信:「我們馬上就能回家。」

看著電影時,一邊覺得少年的純真十分可愛,又為他們的遭遇感到心痛,當丹麥的士官長從斥責、怒飆、甩巴掌,到最後幫他們找食物、顫抖著替他們求情:「他們還只是一群,四肢被炸斷時,會恐懼而哭著找媽媽的孩子!」時,情感的轉變最觸動人心。想想,在這麼深的仇恨裡發現一點點愛,而這份愛已跨越國籍跟歷史傷痛變得如此純粹時,就顯得無比珍貴。

▲無情戰火能使人變得殘酷,被附加歷史罪名的少年們只能被迫承擔。(圖/傳影互動提供)

從德國少年的角度來看,或許要他們「承擔後果」是不公平的,但其他好不容易從戰爭中解脫的國家,如丹麥,看著這群德國人又何嘗不是一次次面臨過往的噩夢?當他們失去理智的凌虐、唾棄德國時,其實觀眾也不是不能從中理解、感同身受他們的憤怒。

戰爭是殘酷的,寫實的電影畫面是殘忍的,但這整部片不僅是傳達反戰思想,而是告訴了觀眾,這個世界如果只有仇恨,那麼只會惡性循環,唯有放下、原諒跟愛才能掙脫牢籠的束縛。最後4個奔向邊界還不知未來如何的少年,他們只是歷史的縮影,有更多的「拆彈少年」無法從原罪脫身,他們是否真能像電影裡幸運的因為一絲人性光輝獲得生存的機會,答案不難猜想。

有多少人在幻想美好未來之際,生命就被奪走。(圖/傳影互動提供)

該片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9強,其他為澳洲《塔納島之戀》(Tanna)、加拿大《不過就是世界末日》(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德國《顛父人生》(Toni Erdmann)、伊朗《新居風暴》(The Salesman)、挪威《國王的抉擇》(The King’s Choice)、俄羅斯《戰爭天堂》(Paradise,暫譯)、瑞典《明天別再來敲門》(A Man Called Ove)以及瑞士《酷瓜人生》(My Life as a Zucchini)。《拆彈》13日上映。

●作者太空小姐,《ETtoday東森新聞雲》娛樂中心電影線記者,思緒常常飄到太空,經常碰見光怪陸離的怪咖鳥事,每次都想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記錄下來。以上言論為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電影新聞+實用資訊,加入『ET看電影』就對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