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布蘭琪在《因為愛你》中有感人的演出。(圖/甲上娛樂提供)
文/但唐謨
奧斯卡落幕了,得獎結果幾乎在意料中,大家都很開心皮卡丘終於一償宿願;但是其中有一部筆者最期待的電影獲得了六項提名(獨缺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但是卻全部鎩羽而歸——一部默默發光的女同志電影《因為愛你》。
《因為愛你》讓人期待並不是因為中文片名很逗趣,而是因為導演陶德海因斯產量非常少,發跡於90年代的他二十多年來他只拍了六部劇情片,他也是8, 90年代「新酷兒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當時的同輩還包括美國的賈斯范桑,英國導演賈曼,以及《搖滾芭比》導演約翰卡麥隆米契爾等等。這批同志導演把主題放在於同志與環境中的壓迫;辯解性別認同是社會建構的結果。《因為愛你》基本主題也正是如此。這部電影改編自寫過《天才雷普利》的同志作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鹽的代價》所描寫的,是一段發生在50年代保守美國的女同志愛情故事。
195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沒有同志的時代,改變歷史的石牆事件尚未發生,美國處在一個戰勝後保守的社會環境。同性戀只有被壓抑,甚至被逮捕,或者——躲在暗處,隱形起來。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百貨公司的年輕櫃姐,和一個中產家庭主婦。電影的開始頗像著名的外遇電影《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的片頭,兩個女性面色凝重地在餐廳裡,彷彿正在做某個重要的決定。這兩個女性為了追求愛情,展開一場橫越美國的公路之旅,但是這並不全然是一場遠離塵凡的旅途,來自外在環境,社會體制,人為道德的壓力,仍然如影隨行,彷彿走到天涯海角都擺脫不掉。
陶德海因斯對1950年代的美國情有獨鍾,前作《遠離天堂》也把背景放在色彩鮮麗的50年代美國康州的秋天;他對美國中產階層的情慾困境也很感興趣。茱莉安摩爾在他的《安全無恙》和《遠離天堂》中成功詮釋了兩次壓抑的美國中產女性。《因為愛你》也延續了他過去的風格;但是在視覺和敘事上,都呈現更新鮮的刺激。對於1950年代的視覺印象,或許可以從《金玉盟》,《七年之癢》,或者他鍾愛的導演的道格拉斯澀克等這老片中尋找,那是一種古典浪漫的優雅,卻又帶著一份電影的不真實感。《因為愛你》維持著這份復古的優雅,也多了一份朦朧。充滿復古情趣的超16攝影,為整部電影營造了一整片暖黃色調的迷離感。如果《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藍色來呈現同志視覺;《因為愛你》的女同志則浸在一片朦朧昏黃,兩位女主角彷彿陷在這份醉人的迷濛當中,尋找愛情,尋找自我,尋找認同。
▲《因為愛你》劇照。(圖/甲上娛樂提供)
陶德海因斯和阿莫多瓦,法斯賓達等男同志導演,都對於女性美都有著獨到的欣賞。他讓茱莉安摩爾在他兩部片子(《安然無恙》,《遠離天堂》)中發揮出個人女性魅力的極致。他也同樣發掘了女星凱特布蘭琪的線條美。凱特布蘭琪非常美,相對於夢露的嬌柔,她身上則充滿一份剛柔並濟。她演過英挺的女王,詮釋過風格豪邁的女演員凱薩琳赫本,但是陶德海因斯卻大膽地在《搖滾啟示錄》中,讓她去扮演搖滾歌手鮑布狄倫。在《因為愛你》中,她一身端莊得宜的打扮,舉止高雅,胸線得宜,彷彿一個像藝術品般,被保護得很好的中產貴婦。但是「保護」的另外一個說法,就是「約束」或「壓抑」。凱特布蘭琪那份美麗卻不失堅毅的臉部線條,非常細膩精緻地呈現了這種壓抑,以及在壓抑中蠢蠢欲動的情緒。片中不時呈現女演員的側面線條,以一份極其女性氛圍的視覺,表達了電影想表達的千言萬語。
《因為愛你》最吸引人的還是整部片優美的的復古感,片中的紐約,美國,復古車輛,50年代的時尚,仿若拉納透納的頭巾等等,然而喚起大家的,卻是同志運動風起雲湧之前那段壓抑的歲月,以及壓抑中潛在的心理力量。雖然那已經是遙遠的歲月,外在環境對同志壓抑至今仍然如影隨形,陰魂不散。陶德海因斯再度以精彩的陰性電影書寫,完成了一場「新酷兒電影」概念的實踐。
▲《因為愛你》劇照。(圖/甲上娛樂提供)
●但唐謨
自由影評寫作,台大戲劇碩士,OKAPI電影專欄撰述,譯作《猜火車》,著作則有《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