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秉泓/《萌學園:尋找磐古》 不只是台版哈利波特

文/鄭秉泓

中國影視產業急速擴張,反映在對於華語世界各式各樣IP的熱烈追求上。從中國經典文學到金庸藤井樹周杰倫和九把刀,現在連張雨生的歌和東森幼幼台原創的兒童電視劇《萌學園》,都成為對岸囊中物。

▲ 《萌學園》電影版(圖/威視提供)

萌學園是一所由夸克族人組成的魔法學校,隱藏在地球大氣層外平行空間裡,並由幻之星、炎之星、智之星、十之星及月之星共五個萌騎士擔任守護者,共同對抗闇黑大帝……。乍看故事設定,《萌學園》難免給人師法英國《哈利波特》的第一印象,不過這系列劇集之所以能在這幾年間建立準確的目標觀眾收視群,自2010年起連續製播六季外加一套外傳,總集數多達167集,想必和霹靂布袋戲、金光布袋戲及「終極」系列電視劇一樣,各有過人之處,不應將它簡化成「山寨版哈利波特」那麼簡單。

在前往戲院朝聖電影版之前,我在網路上對《萌學園》系列劇集約略做了點功課,發現它們並沒有將觀眾當成白痴,善與惡、黑與白的兩極對立也不會充斥刻板印象或教條化,而且扮演萌騎士的幾位主要演員,他們之間無論演出默契還是化學作用都是足夠的。在這樣的既有基礎之上進行IP再開發,以1.5億新台幣拍攝完成的《萌學園》電影版,相較於製作條件及策略相近的另兩個案子——霹靂布袋戲的全新品種「偶動漫」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耗資3.5億台幣拍攝,2015年賀歲檔上映,台北票房589萬,全台票房號稱2000萬)以及將7-ELEVEN超商的吉祥物OPEN小將進行故事化的真人動畫電影《OPEN! OPEN!》(耗資1億台幣拍攝,2015年暑假末檔上映,台北票房375萬),執行成果相形出色,其實並不令人太過意外。

▲ 《萌學園》電影版(圖/威視提供)

電視劇版本的《萌學園》,在有限的資金與製作條件之下,給我的感覺有點接近奇幻類型的情境劇,甚至帶有一點奇幻舞台劇的味道;升級成為電影版的《萌學園:尋找磐古》,在服裝、佈景及視覺效果上都是大躍進,讓它的宇宙觀更具有說服力,導演李權峰也努力在某些運鏡和調度上,去強化它的電影感,雖然我嫌開場的歌舞放得不夠開,應該要再瘋狂一點,雖然很多電腦特效還是不盡理想(尤其神龍馬那部份),但是這個團隊在某些細節上的處理,讓我覺得他們非但具有「拍電影的自覺」,而且還很努力要讓這個作品達到「黑盒子」應有的魅力。

以萌騎士來到地球現身「義大世界」那場戲來說,我不確定劇組和義聯集團之間是單純的置入性行銷或者有簽訂其他合作關係,但這樣一個稍不小心就會流於「民視或三立八點檔主創在二流主題樂園辦見面會」的點子,在片中除了執行得趣味橫生,甚至還在影像和聲音的處理上頗具特色,讓我頗為驚訝。例如萌騎士和常駐地球的精靈族內應、不知內情的人類朋友三方互找的混亂過程,音效和剪接相得益彰,節奏感十足;至於在視覺上,萌騎士的奇裝異服既與來樂園參加嘉年華而奇裝異服的人類相映成趣,同時順帶解釋了何以萌騎士的現身並未引起騷動,可以說是很好的安排。

▲ 《萌學園》電影版(圖/威視提供)

在萌騎士等主場人物之外,這回電影版佔戲最重的客場角色,是萌學園的創校者希絲娜與她的先生,這對怨偶發生在磐古時期的往事,成為整個故事的關鍵所在,可惜的是,電影沒有就莫爾斯和希絲娜的決裂做更多的鋪陳,即便某些回溯片段其實意境不錯(秦鼎昌的攝影和范宗沛的音樂幫了大忙),但做為決定全片敘事方向的核心,莫爾斯的憤怒,希絲娜的犧牲,都太順理成章了些,以至於最後那個玉石俱焚的結局少了點後勁與餘味(即便那串一閃而逝的回憶蒙太奇實在很美)。

不過,我很慶幸這個故事至少沒有被簡化成為教科書式的二元道德劇,也沒有傳達太食古不化的保守價值,或許這個描述夫妻失和最終兩敗俱傷的家庭劇,還是暗藏某種教化目的(團結、忠誠、愛與和平之類),但好歹把它置入得不著痕跡,而且還具有娛樂性,絕對樂勝《OPEN!OPEN!》許多。誠心建議對於開發兒童市場有興趣的電影人,不妨進戲院看《萌學園:尋找磐古》,好好研究一下這支本土奇幻IP的可能性。尤其是《OPEN!OPEN!》導演兼女主角簡嫚書,更是不應該錯過。

關鍵字: 鄭秉泓影評萌學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