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殺人一舉》:得有強心臟面對這世上一切惡

▲英雄還是屠夫?印尼剿共紀錄片《殺人一舉》府中15放映(圖/新北市文化局)

文/陳樂融

2016.09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選片。這部有後設意味的紀錄片全球獲獎無數,最新榮譽是英國BBC邀請上百位全球影評人選出21世紀百大電影,高居十四名,也是紀錄片最高名次。

影片紀錄上世紀60年代印尼黑幫回顧青春時光,決定自己當編導重拍為惡往事,鏡頭前笑語自如,毫無悔意。

在1965-1966一年之內軍政府殺了上百萬人,把異己都打為「共產黨」,至今自我洗腦那些都是共黨分子。本片主角們是軍政府幫兇,類似文革時地痞流氓趁亂做獨裁者打手,也徹底發揮自己的暴力傾向。

「黑幫就是起自英文的自由人(FREE MAN),我們什麼都不做。」「殺人殺得很快樂。」「身為媒體人,我的工作是讓大眾恨他們。」「為何我要親手殺人?我眨個眼他們就得死。」種種已難用政治正不正確交代、彷彿單純到出於人欲的話,考驗每個觀眾。



▲英雄還是屠夫?印尼剿共紀錄片《殺人一舉》府中15放映(圖/新北市文化局)


如果讓每個不符合社會標準的人都有機會出來講話,瞪大眼睛提高音量面對鏡頭,我們應該會發現:這世界,難能教化。

只是,片中印尼當時幫軍政府屠殺的準軍事部隊Pancasila Youth,台灣片商譯成「五戒青年團」不很妥當(容易想到佛教的五戒)。維基百科指出Pancasila係蘇卡諾總統於1945年6月提出的「建國五項原則」,是印尼憲法基本精神之一,具體內容包括:

1.信仰最高真主(必須有宗教信仰)

2.正義和文明的人道主義

3.印度尼西亞的團結統一(民族主義)

4.在代議制和協商的明智思想指導下的民主(民主主義)

5.為全體印度尼西亞人民實現社會正義

於是,看完本片,你應該會發現組織名稱常常與所作所為完全無關;法律往往無法帶來正義;時光流逝更未必能帶來「轉型正義」;而最後一點,佛家講的因果,真的不是常常有現世報,大家得有強心臟面對這世上的一切惡。

●陳樂融
知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遊走於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品牌及營銷顧問、人文心靈講師等多種角色。

關鍵字: 陳樂融娛樂觀影評殺人一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