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兒影展

第四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年度主題為「酷兒敢曝Queer & Camp」,強調多元性別的自信美展現,將從10月20日起接力在台北、台中、高雄熱鬧展開。今年共邀請53部來自國內外佳片參展,更獨立設置「最佳亞太酷兒短片」的獎項,透過競賽提高亞太酷兒創作的能見度。

智利新銳女導演佩帕聖馬汀的首部劇情長片取材自真人實事,呈現當今多元成家在全球逐漸合法後,可能出現的家庭問題及其對兒童和少年造成的影響,本片以清新脫俗的手法,透過少女主角莎拉的觀點,細膩刻劃她面對生活中點點滴滴時的心理轉折,甜蜜中又帶點憂愁。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為鼓勵華文創作的LGBT(男同志、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短片產出,特設「台灣酷兒獎」獎勵優質作品,同時透過影展力量,將得獎作品介紹到國外的同志影展,幫助華文作品站上國際舞台。1日決選出3部作品,由台灣導演侯季然的《顫慄》,獲得最大獎「丁字酷獎」 ,豪奪5萬現金。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現正如火如荼地展開,《ET看電影》特別舉辦票選,選出10部影片共12位男星,包括詹姆士法蘭柯(James Franco)、萊恩菲利浦(Ryan Phillippe)、羅伯托阿奎爾(Roberto Aguire)等,帥度爆表,到底有哪些男星呢?快來投下你神聖的一票吧!

真人真事電影題材,有時候帶來更多衝擊,讓人心有戚戚焉,或許想跟他一樣,或是不要跟他一樣而做為借鏡。這次國際酷兒影展一樣收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故事影像、真實記錄,帶你認識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

同志與家庭的關係有很多面向可以切入,例如父母親如何面對同志小孩,或是同志收養家庭如何一起面對外界壓力。父母親與同志小孩的相處是常見課題,早期在《囍宴》裡,我們走在那不能說出口的危險邊緣,近年來同志扶養議題興起,在電影《滿月酒》已能看見這議題的著墨

一直以來宗教對於同志的壓迫常有所見,甚至有些對待讓人深感不忍甚至氣憤。今年酷兒影展也收錄跟宗教議題有關的影片,都是取自真實事件,讓人心驚膽顫。

常聽見「靈魂裝錯身體」說是上帝開了一個玩笑,當然這是對於真實自我的一個調侃,靈魂樣貌要能真正展現才能活出自我色彩。隨著現今社會開放,我們越來越能看見性別模糊的巧妙之處,「中性」是一個說詞,彼此之間已經不是那樣的男女或是陰陽劃分,更多是游移在兩端之間,甚至關於性別認同

關於同志發聲,我們常看見少年、青少年,以及青壯年,為了自己的權益走上街頭,包括媒體報導也都是以此為主,關於老年同志的著墨不算太多。近年我們看見伊莎貝爾推出熟年同志廣告引出熱烈討論,也讓兩位男主角成為許多同志性別團體爭相邀約一同為權益發聲的重要角色。

我們所生所長的台灣,多元性別意識逐漸抬頭,使之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爭取同志權益的活動。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正式邁入第二屆,透過影像力量再將LGBT(男同志、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感動故事蔓延出去。現在只要來ET看電影回答問題,就有機會帶走酷兒影展台北場電影兌換券喔!

美國韓裔新銳導演安德魯安的首部長片,細膩刻劃韓裔同志青年面臨傳統和自我衝突時的迷惘,男主角喬徐初挑大樑的演出自然深刻,獲得日舞影展肯定實至名歸。

紀錄片《我是大丈夫》真實記錄跨性別者追求自我認同的過程,男孩的靈魂卻裝錯了身體,這個過程既痛苦又艱辛,但是這樣勇敢的背後卻充滿了溫暖的支持!參加活動,酷兒影展送你看特映!

電影題材日新月異,除了生活化的內容之外,男性扮演女性,或者女性扮演男性的主題總能引發關注,奧斯卡影帝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在拿下小金人後,再接再厲出了《丹麥女孩》,在電影中飾演最早的變性人之一莉莉埃爾伯,再次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以下是8位曾扮女裝的男演員。

2015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全國範圍內合法,並享有異性婚姻同等的權利,三個月後,重現美國同志平權運動重要時刻的《石牆風暴》在美正式上映,卻遭致空前批評。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失望來自於,值此重要時刻,他們期望的是另一部《自由大道》(Milk),電影內容將會深具啟發性,永遠銘刻

香港知名導演關錦鵬在2001年曾因拍攝過同志電影《藍宇》,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殊榮,入行30年的他近日受到酷兒影展邀請,來到台灣演講,除了暢談同志電影的取材和拍攝方式,也講到如果要再拍攝同志片,點名台灣中生代30歲性格男星,包括阮經天、陳柏霖、張孝全都是他的選擇之一。